靜坐:
雙腳盤坐(有的孩子可以輕易的盤起腿來,有的孩子無法第一次就盤腿,或只可一腳盤腿,沒有關係,前幾次老師或家長可以協助,去輕輕的扶助孩子,但不要硬去盤孩子的腿,慢慢的幾次後,直到孩子可以自然作盤腿的動作)
→背部挺直
→雙手自然放於兩腿上
→眼睛閉起來,計時3分鐘
體位法中如獅子、蓮花也是靜坐的部分。
可以在一個完全安靜的空間或放些輕聲的音樂。
靜坐可以訓練孩子練習定力與專注力,也是練習自己與心靈對話的一種瑜珈活動體驗。有了專注力有助於孩子學習事物。孩子初學靜坐時可由短時間3分鐘開始,再慢慢增長時間,千萬別太急喔。慢慢你會發現,孩子可以安靜定心這麼久,慢慢的也會養成一個好習慣呢!
延伸故事:
八風不動的靜坐
藉由宋代文人蘇東坡與佛印大師的詼諧故事,讓孩子瞭解不被外界事物所干擾,八風都
吹不動的定心靜坐
宋代文人蘇軾,號東坡居士,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、書畫家,才華洋溢,堪稱文壇上的奇葩。平生喜微服遊覽名山古剎,與僧人來往。著名的詩僧佛印,就是他的好朋友。
平時二人在佛學、文學上總不忘相互切磋,
但每次老是讓佛印禪師佔盡上風,
蘇東坡心裡總覺不是滋味,
所以百般用心,想讓佛印下不了台。
心中的佛與糞
有一天,蘇東坡去拜訪佛印,遇到佛印正在打坐。蘇東坡便在佛印的對面靜靜地坐了下來,也學佛印打坐。過了約一柱香的時間,兩人同時張開眼睛,結束打坐。由於剛打完坐,蘇東坡覺得渾身舒暢,滿心歡喜。他問佛印說:「你看我現在像什麼?」
佛印回答蘇東坡:「我看閣下像一尊佛。」蘇東坡聽了佛印說自己像尊佛,心中大樂。佛印也問蘇東坡說:「那閣下看我像什麼呢?」
蘇東坡心想:「平常老是被你佔便宜,今兒個可讓我逮到機會了。也換我來佔你的便宜。」於是他回答佛印說:「我看你像一陀大便。」佛印臉上微微一笑,便又繼續打坐了。
蘇東坡佔了佛印的便宜之後,越想越樂。回到家便迫不急待地將事情的本末告訴了蘇小妹。
「哥,你被佛印佔便宜了,你知道嗎?」蘇小妹聽完蘇東坡的話之後,提醒蘇東坡。「為什麼?他看我像尊佛,我看他像陀大便,怎麼會是我被佔便宜呢?」
「佛書上說,心中有佛,則觀看萬物皆是佛。佛印因為心中有佛,所以看你像尊佛。那敢問大哥你,當時你的心中到底裝了什麼?」
八風吹不動
事隔多時,蘇東坡修禪定日漸有了功夫,一次出定後,喜孜孜地寫了一首詩:
「稽首天中天,毫光照大千,八風吹不動,端坐紫金蓮。」
立刻差書童過江,送給佛印禪師,讓他評一評自己的禪定功夫如何?
佛印禪師看過後,莞然一笑,
順手拈來一枝紅筆,即在蘇東坡的詩上寫了兩個斗大的字:「放屁」
再交給書童帶回。
蘇東坡本料想佛印會給他諸多的讚美,
怎之一看回信中竟是斗大的兩個紅字「放屁」,
不由得火冒三丈,破口大罵:
「佛印實在欺人太甚,不讚美也就罷了,何必罵人呢?我非立刻過江與他理論不可!」
誰知佛印禪師早已大門深鎖,出遊去了,
只在門板上貼了一付對聯,上面寫著:
「八風吹不動,一屁打過江。」
蘇東坡看後深覺慚愧不已,自嘆修行不如佛印遠矣!
省思:
修行應有行有解,
若只是一昧在文字上玩味,
則永遠只是口頭禪而已。
八風:
一、稱:每逢人家「當面稱讚」我們的時候,總不免感到滿懷的歡喜!
二、譏:每當人家「當面責罵」我們的時候,總令我們感到無限的羞辱。
三、毀:有些人總愛「背後說人家的壞話」,一旦讓我們知道了,總感到
忍受不了,甚至心存報復。
四、譽:當人家「背後褒獎」我們,認為是一種榮譽,而不覺沾沾自喜。
五、利:當我們事業成功,「順利通達」的感受,自然令我們感到滿足。
六、衰:當我們事業衰敗,所有的打擊,難免不使我們感到萬分的頹喪。
七、苦:當種種的煩惱逼迫得我們的身心難以承受,深感人生確為一大苦
聚。
八、樂:當我們的身心獲得非常適意時,總認為那是人生快樂的享受。
八風之動乃在唯心造之一念間,卻有天堂與地獄之別!